关于人参,可以说是中药里最为有名的一种。经过悠久的历史传承,时至今日,“人参”这个名字早就已经超越了它作为中药的固有含义。
然而,想要全面地认识人参、掌握它的全部内涵,首先还得从它的别名说起。
要知道,在大多数人的认识里,人参就是一味补气的名贵中药;再具体一点,它性味甘美而微寒,能入脾肺二经,主要就是补益中气。
但是,人参有多少别名您知道吗?
据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人参的别名,至少有10个之多:
人衔、神草,地精、皱面还丹,黄参,鬼盖,土精,海腴,金井玉栏、百尺杵。
这些别名里,除了少数几个大家还略有所知外,很多名字相信大多数人更是闻所未闻。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这些名字的内涵。
人衔:这里面的一个字眼就是“衔”,其实,这正是体现人参大补元气的地方。古代中医认为生命垂危之人,主要就是气脱阳亡,而人参能够补气救逆。因此,那些濒危的人,会把人参切成薄片含在嘴里舌下,起到一定的救急之用。
黄参:人参最常见的白人参,但是人参的白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白色,而是白里透黄的。而人参产于土里,深禀土德土气,而黄色入土,因此也就有“黄参”之名。
土精:这个名字和黄参的来源大同小异,认为人参深藏在土壤里,年岁越久获取的天地日月精华就越多,甚至古代有“人参会跑”的传说。
古代采参人,在深山里发现人参后,会用红色绸带绑住参苗,以免它逃跑。这个“土精”之名,一是说人参有土德,同时也暗指它有灵气的意思。
神草:神草的名字,和土精里有神话色彩的一部分相当。医易同源,中医和道教有相同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