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一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夏之物语夏的食夏的时夏的势 [复制链接]

1#
公益爱心援助定点医院 https://news.39.net/bjzkhbzy/180415/6169066.html

在适宜的时机做适宜的事。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也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01悟季节的涵义

民以食为天,从吃说起吧。

随着时代的变换,很多年轻人已经区分不出来各种作物的准确季节了。

只有在老人们的言语中,会听到一言半句的经验性的教诲,教育小孩子们要多吃时令蔬菜和基础性作物。

年轻时并不在意,岁数越长反而觉得这些话品起来越有道理。

细想一下,春夏秋冬,都各有自己的味道。

春天是破土而出的季节,人们吃各种植物的种子、芽菜,在万物生长之初给人们带来成长的动力和希望;

夏天是湿热高温的季节,人们享用各种冰爽的食物,吃冰镇西瓜、冷食和冰棍,让高温下的人们享受美味的清凉;

秋天收获粮食和果实,人们开心地享受满载丰收喜悦的蔬果和当年的新粮;

冬季是御寒养膘的季节,暖暖的火锅成为大江南北的首选。

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交通的发达、信息的传递、网络的普及,四季吃食已经区分不再明显,

不论季节、不分地域,人们随时能吃上自己喜欢吃的任何食物,

但食物所代表的季节的涵义仍无法捍动,那是早已占据每个人内心的位置,终其一生也无法改变。

02吃凉爽的粽子

七月盛夏。

如果说起“夏天的味道”还要纠结于西瓜还是冰棍、绿豆汤还是大碗茶,

那么一说起“端午”,所有人的心中都精准定位至那软糯鲜香的独独一味了,粽子。

也许有的人还在细细区分南粽北粽、甜粽咸粽,

但将粽子作为夏季美食的代表,那必是妥妥的毫无疑问。

端午的余味尚未完全散尽,粽香米糯和红枣的香甜仍继续占据着大多数人家餐桌的C位。

也只有在这个季节,夏日炎炎的气温中,才能吃到刚从凉水中捞出的饱满、青绿、透着淡淡的清香的传统粽子,放入嘴里那冰爽软糯香甜的口感,唇齿留香、沁人心脾。

应季的,才是最好的。

也曾尝试过在不同的季节里吃上一口米糯枣甜的香,但始终没能尝出在应季的时候吃出的那种独特的味道和感觉,这应该就是文化的魅力和传承的意义吧。

能一代代传承的文明,应该是被历史检验的最最适宜的吧。

03出淋漓的大汗

再说说天气。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盛夏七月,马上要迎来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

地面上还残存昨夜雷暴的水痕,闷热和潮湿的灼热就马上铺天盖地的让人无处藏身。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的淑女范儿,只能躲在冷气充足的房间、汽车中,享受着角落中的干燥的清爽,而“虽有小鸟依人心,却被生活磨成茧”的女汉子们,还奔波在没有凉风的层层热浪中。

还努力维持着外表清冷的知性范儿的我,踩着看似不慌不忙的脚步,却真实地感受着光滑丝质衬衫内的汗水流淌。

想像着身体内水分在阳光下不断的蒸腾,竟有了一丝痛快。

夏天,就是一个出汗的季节。

中医也讲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养生理念,有“冬病夏治”一说。

利用夏季的高温,将体内气血运行达到峰值,打开毛孔、释放体内的湿气、浊气。

与其治未病,还不如离开舒适的空调屋,到体育场、健身房,让汗水在运动中尽情的挥撒流淌。

既然是一年中最热的天气,就拿出“天作棋盘星做子”的气魄,让体内的汗珠在盛夏的桑拿天儿中尽情的翻滚吧。

出汗的季节,就大汗淋漓的度过吧。

04过适宜的人生

再思考下人生。

古人云:应势而动、应运而生、顺势而为。

大约都是告诉我们要慢慢来,看清路,妥妥的,不着急。

和适应季节、顺应天气应该没有太大的区别。

要观心,知道自己的处境和想法,明白自己的优劣和定位。

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就像装修房屋一样,只有业主自己才是最佳设计师,才能把自己心中的空间表达为现实的模样。

善于对外界察言观色的我们,却往往终其一生都要挖掘、找寻内心真正的自我,弄明白“我是谁、为什么、怎么办”这个人生终极命题。

找到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才能准确定位人生坐标。

要观势,看清眼前的形势和格局,做出有为或无为的选择。

天地虽广阔,却有熙攘人群万千,每一个空间、每一个阶段都在若干变动的要素中改变着前一时刻的状况。

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坚定自我内心的坚守和方向,在动的世界中以宏观格局看到静,以微观视角看到动,以内心的判断找到动静的规律。

听上去很玄,但也只不过要明白身处何处、在何季节。

要观时,把自己和当下结合起来放长、放远,站在远方和天边在回望当下做出的选择。

还是那句百说不厌的话,适合的,就是最好的;也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啰嗦了一堆,又回到那句老话:

清醒时做事、糊涂时读书、大怒时睡觉、独处时思考,

再加上一句,下班后写文。

-END-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