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逊随和,朴实无华,温暖自有力量,这是贵州中医院主任医师、消化内科主任赵琦给人的第一印象。
从青春年少到华发渐生,25年,赵琦将自己的青春全部投入到医学事业中,致力于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治疗以及内镜操作及镜下治疗;用自己的言行践诺着治病救人的医生职责;用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感染和带动着身边人。
通过与赵琦的对话,能够深切感受到她的品质——医术精湛、细心善良、亲切且有责任心。
她是广大患者的伙伴,医者仁心,呢语春风,解顽疾肆虐入骨之痛;她是消化内科的女战士,阔斧创新,勇往直前,可担学科发展千钧之重……这是赵琦从医25年来的真实写照。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今天感觉怎么样?”
“还会呕吐吗?”
“恢复得很好,好好休息。”
……
8月12日,赵琦像往常一样穿梭在病房里进行查房,对每位住院患者都关切地询问情况,并就病人的情况给随诊的实习医生们进行详细讲解以及对不同的情况给出哪些不一样的治疗方案。
当天查房的一位患者因肝硬化腹水进行了中西医治疗。在赵琦医生和团队的治疗下,仅用3天时间,该患者便改善了腹胀、腹泻等状况。
该患者表示,非常信赖赵医生,术后3天能有明显改善,真的很开心。后续将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出院。
如同这位患者一样,对赵琦医生有很强依从性的患者很多,而她也将每位患者视为亲人般对待。
年,赵琦从贵阳中医学院(现贵州中医药大学)毕业。毕业后,她便到贵阳中医学院二附院(现贵州中医院)消化科工作。25年的人生里,她埋头钻研,镜下微观,不断研究着胃肠道等相关疾病的诊治。
用赵琦的话来讲,自己算是阴差阳错走上从医之路的。“父亲是工程师,他希望我能够学理工类的专业。但是高考录取的时候,被调剂到了贵阳中医学院学医。”赵琦说,就这样,走上了学医、从医之路。
她觉得既然走上了学医、从医的道路,那就是一种缘分。学习期间,就一定要学好,掌握并储备大量的医学知识;从业后,就要用医学生的誓言对每一位病患尽到自己最大的责任。
在医院工作的25年间,赵琦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踏实,致力于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治疗。
年,赵琦到医院进修内镜。当时,中医二附院在消化内镜的诊治上,还算是空白。学成归来后,赵琦便致力于消化内镜的诊治。多年来,她在内镜检查、内镜下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实现了内镜对消化系统疾病的“精准诊治”。
早在年1月,赵琦带领科室成员成功开展了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套扎及硬化剂、组织胶注射治疗,患者术后消化道出血停止,病情恢复良好,这为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
现如今,贵州中医院消化内镜的医院排名领先。同时,赵琦作为消化科*支部书记带领消化科砥砺前行,使消化内科成为了一个精诚团结、真诚为患的学科团队,每个医生都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科室骨干力量不断增加,整体水平持续提高。
春风化雨精诚于业
“作为一名医生,最有成就感的时候,就是挽救一个个病人;而最幸福的时候,则是得到病人的认可与感激。”
赵琦曾接诊过一位28岁的女性患者,生产后不久出现频繁腹泻。接诊过程中,通过查体,赵琦觉得患者结肠有问题,便进行结肠镜进一步检查。果不其然,该患者被确诊为结肠癌。
这一诊断结果,患者家属很吃惊,不理解也不接受。“患者家属一直在说我们弄错了,不肯接受这个现实。”赵琦告诉患者家属,这是很科学的诊断结果。
患医院进行确诊,结果还是一样。后来,患者进行了结肠癌手术,术后一直在赵琦的科室进行治疗。“我们给予患者中医药治疗提高她的免疫能力,就这样患者一直治疗了五年。”赵琦说,患者对其很信任,今年上半年该患者的父亲确诊甲状腺肿瘤,便第一时间找到赵琦寻求帮助。
赵琦至今都还记得曾经做过的一起胃造瘘手术。一位ICU患者因不能进食,便请赵琦进行会诊。赵琦了解患者病情后,鉴于患者胃肠道功能还存在,便考虑解决患者长时间的营养问题,所以采取了胃造瘘术。
“当时,患者情况已经很危急。通过内镜下手术进行了胃造瘘术,每半年更换一次造瘘吻合器,该患者生存时间延长了3年之久。”赵琦表示,这样不仅帮助患者延长了生命期限,也帮助患者提高了生活质量。
在赵琦看来,这样的事件不胜枚举。“医生不只是一份职业,更重要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得到患者的信赖,就是对我工作最大的回报。”赵琦说。
消化系统疾病很复杂,这些年,赵琦还致力于做脂肪肝防治工作。在该院院长肖*华的主导下,赵琦和团队还创新开设了贵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非感染性肝病诊疗研究所”。
“现如今,疫苗免疫能力的提升,很多感染性肝病越来越少了。但是非感染性肝病如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等越来越多的出现。”赵琦表示,原来没有专门的肝病门诊,该院率先成立中西医非感染性肝病诊疗研究所,让患者有了正规的就诊渠道。
她表示随着社会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这类疾病是“吃出来”的。建议社会公众一定要管住嘴,迈开腿。而中医药有很好的健脾作用,通过改善脾胃功能,可以对脂肪肝进行科学的防治。
也因此研究,赵琦及其团队,获得了“贵州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学无止境薪火相传
师带徒、师徒传承是历经几千年的中医药薪火相传的法宝,口传心授、因材施教、成为中医药传承的一大特色,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种发展中医药人才的模式。
至年,赵琦曾师从董湘玉教授。董湘玉教授是贵州省首批名老中医、第五、六批国家级师承指导老师,长期从事医学临床教学及实践,善用经方治疗心身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
“跟随董教授学习的三年,不管是中医药技术方面还是医德医风,都有很大的受益。师带徒,是把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医术精粹继承创新下去的一种模式。”赵琦说,传帮带是中医传承的最传统、最有效的方式。
她继承了老师治学严谨的作风,年,赵琦获贵州省中医名医传承指导老师资质。
桃李不言自成蹊。对待学生,她不但手把手地教,还反复帮他们修改论文,把自己的医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她也以其精湛的医术和崇高的医德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楷模。她认为:“中医药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我的老师培养了我,现在,我要把它继续传承下去。让有天资的年轻中医人通过师承学习,继承名老中医的学术造诣,传承中医、发扬中医,助推‘健康中国’‘健康贵州’战略实现。”
令赵琦欣喜地是,今年即将步入大学校门的女儿,主动报考了贵州医科大学学医,并顺利被录取。“孩子说,看到我为患者诊治时,患者的信任和感激,坚定了自己学医的志向,像妈妈一样能够为患者解决病痛是我的梦想。”赵琦说。
因为信念,因为医者的责任,因为作为*员的初心和使命,赵琦正在带领消化内科昂首阔步,开启着新的篇章。她曾说,“生命之重,重于千金,我们是捍卫生命的守护神;救死扶伤,精诚大医,更是我们所有医护人员毕生追求的信念。”她虽为女性,却自强、自立、勇敢、果断,也正是因为这种性格,她带领她的团队实践着救死扶伤的医生誓言。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