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一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被称为千果之王健康食品具有养胃健脾补肾 [复制链接]

1#
儿童白癜风的症状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50210/4576913.html
发现地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集安板栗

被称为千果之王的健康食品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等功效!

走遍中国发现地标:集安板栗

板栗,又名栗,素有千果之王的美誉,与桃、杏、李、枣并称“五果”,国外称为健康食品,属健脾补肾、延年益寿的上等果品。

集安板栗,吉林省集安市特产。其果实皮薄、肉质细腻、甜软适口,在市场上享有盛誉,年12月12日,集安板栗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发现地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集安板栗

板栗主要价值

化学成份:含蛋白质5.7%,脂肪2%,碳水化合物62%,灰分1.3%,淀粉25%及维生素B、脂肪酶等。

性味归经:味甘,性温;归肾、脾、胃经。

功能主治: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用于反胃、泄泻、腰脚软弱、吐、衄、便血、金疮、折肿痛、瘰疬、月家病、九子疡、赤白痢等症。

用法用量:生食、煮食或炒存性研末服;外用捣敷。

药用价值

板栗有健脾胃、益气、补肾、壮腰、强筋、止血和消肿强心的功效,适合于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腰腿不利、小便增多以及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外伤后引起的骨折、瘀血肿痛、筋骨疼痛等症。

板栗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主治反胃、吐血、便血等症,老少皆宜。板栗含柔软的膳食纤维,血糖指数比米饭低,只要加工烹调中不加入白糖,糖尿病人也可适量进补。

板栗中所含的丰富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能防治高血压病、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等疾病。还有极高的糖、脂肪、蛋白质、钙、磷、铁、钾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C、B1、B2等,有强身健体之用。

孕妇吃板栗健身壮骨

板栗又称为栗子。与红枣、柿子一起被称为“三大木本粮食”。板栗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健脾养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之功效。孕妇常吃板栗不仅可健身壮骨,而且有利于骨盆的发育成熟,还有消除疲劳的作用。并且炒熟的板栗味道香甜、可口,是一道非常不错的美食。

养生价值

①主要功效为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等,治疗反胃、吐血、腰脚软弱、便血等症,可与人参、*芪、当归等媲美。

②对肾虚有良好的疗效。唐朝孙思邈认为板栗是“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

③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各种维生素,有抗高血压、冠心病、骨质疏松和动脉硬化的功效,是抗衰老、延年益寿的滋补佳品。

④含有维生素B2,常吃板栗对日久难愈的小儿口舌生疮和成人口腔溃疡有益。

发现地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集安板栗

集安板栗的质量特色

1、感官特性

集安板栗果肉浅*色,致密细质、味香甜,坚果圆形,饱满,红褐色,油亮,涩皮薄易剥离,耐贮藏。可生食、炒食、煮食、磨粉,又可制成糕点、糖果等。

2、理化指标

集安板栗经吉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检验,其理化指标为:

鲜果含水量41.0~45.0%,总糖≥12.6%,蛋白质≥3.90%,脂肪≥1.19%,淀粉29.0~33.0%。

发现地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集安板栗

集安板栗历史渊源

据《集安市志》记载,集安板栗已有余年栽培历史。以大路镇大阳岔村小古马岭栽培最早,栗种来源于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引入后,就地繁殖,逐渐发展起来。年以前,古马岭、大阳岔、大路、杨木林、新兴、高地、正义、太平等11个自然村,共栽培板栗1.5万株,年产板栗2.5—3万公斤。年以后板栗有了迅速的发展。到年发展到7.5万株,年产量达3.75万公斤。年,全县建立90余处板栗基地,板栗面积公顷,年产90吨。年发展到.2公顷,产量80.5吨。年,种植面积.5公顷,产量.7吨。板栗种植集中在大路、凉水、榆林、麻线、青石等乡镇。到目前为止,全市板栗基地面积达到公顷,年产量吨,产值达到万元。共建成板栗园处,其中亩以上的板栗园有处。板栗种植专业户、重点户共计户。

发现地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集安板栗

集安板栗产地资源优势

产地土壤条件

集安板栗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岭南的山地、低山缓坡和山麓台地。集安市属山地灰棕壤土区。山地为灰棕壤、准灰棕壤和石灰岩土;沿江低山缓坡为暗棕壤;山麓台地为棕壤和白浆土。全市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为3.97%,全氮含量为0.%,全磷含量为0.%,全钾含量为2.%。土壤PH值在5.5~6.7之间,土壤中还含有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铜、铁、锰、钙、镁、锌、硅等,保证了板栗生长的各种养分需求。集安特定的土壤条件,是集安板栗独特品质形成的先决条件。

产地气候条件

境内由于老岭山脉自东北向西南形成一道巨大的天然屏障横贯全市,抵御北来寒风,使温暖湿润的海洋气流沿鸭绿江溯源而来,造就了集安岭南岭北两个小气候区。板栗种植区的岭南具有明显的半大陆海洋性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春风早度,秋霜晚至的特点。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小时,农作物生长期5~9月,日照时数为.9小时,年平均无霜期为天,最长无霜期为天,年平均气温为7.5℃。农作物生长季节(≥10℃)有效积温为℃,年平均降水量为.5毫米,5~9月份平均降水量为.7毫米。7月中旬~8月上旬,气温最高,降雨量最多,有利于板栗枝条抽伸、幼果发育。9月气温转凉,雨量相应减少,日暖夜凉,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板栗干物质的积累,造就了集安板栗优秀的食味感官性能。

水资源状况

板栗灌溉用水主要是地表水。集安市境内江河纵横,水源丰富,有鸭绿江、浑江、通沟河等11条江河,地表水资源丰富,地表水占水资源总量80%以上,年平均地表水资源17.65亿立方米,地下水为2.54亿立方米。全市现有各种拦河坝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2座,机电井眼。水利工程配套设施齐全,蓄排灌控制能力较强,板栗生产用水具有保障。

农业生态环境状况

集安市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森林覆盖率高,水土保持良好。农业生产提倡增施农肥,少施化肥,杜绝使用剧*高残留农药,在板栗发展过程中不断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增加产品综合加工技术和生物技术在防治病虫害方面的应用,发展绿色、无污染的无公害农产品。

发现地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集安板栗

集安板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集安板栗为吉林省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集安板栗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

吉林省集安市青石镇、太王镇、麻线乡、榆林镇、凉水朝鲜族乡、大路镇、通胜街道等7个乡镇街道现辖行*区域。

地理标志:国家三部委地理标志

概念链接:地理标志

地理标志,又称原产地标志(或名称),《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以下简称TRIPS协议)第22条第1款将其定义为:“其标志出某商品来源于某成员地域内,或来源于该地域中的地区或某地方,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主要与该地理来源有关”。我国年修订后的《商标法》也增设了地理标志方面的规定,其第16条第2款规定:“前款所称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所决定的标志。”从TRIPS协议和我国《商标法》可以看出关于地理标志的定义基本上是相同的:地理标志是表明某一种商品来源于一成员方地域内,或此地理内的一地区并且该产品的特定品质、信誉或其他特征,主要与该地理来源相关联的标志。

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

本文作者:王浩为跨界创客、资深策划人、高级工商管理师、中国地理标志文化产业的发起人与倡导者、“走遍中国发现地标”中国地理标志产业文化推广活动发起人、万慧智库研究院地理标志委员会副主任、致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