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陈小芳/文马俊杰/图
湄洲湾北岸东埔镇塔林村位于沿海地区,走南闯北成了这个村落的一大特征,游子事业有成衣锦还乡后都要起大厝光宗耀祖,戴兰久大厝便是其中一个典型。
大厝临海而建,雕饰复杂而精美,四面合围,布局颇似北方的四合院。建造者原为书生,下海经商致富后先修建小学反哺故里,之后才盖大厝。目前,大厝已列入全国三普文化点,文化部门正规划对其进行保护。
先把手机横过来,看一下戴家大厝
▼
大厝已入选市近现代优秀建筑
走进大厝可以看到,屋内的装修也是借鉴涵江地区华侨、富商的同类豪宅,无论是厅堂门格,还是廊柱架构,皆采用透雕、圆雕、浮雕等多种传统工艺。但相对于其它类型的大厝,这座房子内部的雕饰更为复杂精美,十分少见。
▲大厝正门门楼为上下两层结构,这在当地老宅中较为少见
▲正房二楼屋檐下天女散花的木雕构件雕工精细,美仑美奂
大厝占地约平方米,距今已有67年。两层建筑,东面五间厢正厝,南北对向为三间厢护厝,四面通过闬道和回廊相通。更独特的是,大门坦两侧围墙和楼上,都建成倒敞口的厅房,增加使用面积,加上其为了提升利用空间的双层设计,大厝在当时是海边的独立一家。
▼
▲打开大厝的正门就能看见大海
大厝内主屋廊柱颇粗,海都记者量了一下,周径达1.1米,楼层的搁栅也都锯割成头尾粗细一样的方形。据市文管办考证记载,这些木料大材都是当年雇用惠安峰尾大帆船从闽东福安产区运回来的。
▲大厝外立面石基有半墙之高,像这样高过门洞的石基较为罕见
年8月,大厝入选莆田市近现代优秀建筑目录。
主人出资建校后才盖大厝
目前,仍有十几位戴氏后人居住在内,73岁的戴玉文是这座大厝的见证者。戴玉文告诉记者,祖父戴兰久是个文化人,后来下海经商,靠卖小食品起步。之后,生意越做越大,开始在上海、宁波一带售卖家乡特产桂圆干等物。年,大厝开始建造,当时的戴玉文刚刚3岁,据戴玉文回忆,当时盖房子的材料都是用大船从福安运过来,耗时三年时间,花费了40斤*金完成了建造。
最让戴家人自豪的,是祖辈留下的热心公益的美名。戴玉文说,大厝还未修建时,全家人都蜗居在特别狭小的旧房子内,可是祖父还是坚持先在村里修建塔江小学,让孩子们免费读书,后来学校曾被台风吹毁,戴兰久又出资重建,很多村里的老人都曾在塔江小学读过书,这是现在塔林小学的前身。学校建成后,戴兰久和儿子们才着手大厝的修建工程。
▲精美的木雕,主要集中在正房的二楼
文化部门将规划进行保护
戴玉文说,原本还要在大厝前填下30亩左右的海域作为花园鱼塘,可是由于各种原因作罢,连屋内的雕件都来不及油彩粘金,所以留下的全是素雕,十分可惜。尽管如此,戴家当年所建的这座房子,不论是大厝选址,还是建筑布局,不管是工程质量还是装修风格,在塔林村乃至整个沿海地区都具有开创性的样本作用,置身屋内我们仍能感受到塔林人走天下的成功范例和历史脉络。
▲与村中新建楼房相比,面朝大海的戴家大厝更显一番韵味
屋顶漏水是大厝目前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为此,戴氏后人分数次花了近十万对其进行维修。戴玉文表示,屋顶全面修复是个大工程,希望能由文化部门介入。据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文管办工作人员介绍,大厝已经列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文物点,为文物保护对象。工作人员表示,接下来,文管部门将对包括大厝在内的六十几个文物点进行规划性保护,如有严重损坏将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
海莆君特选(戳下方标题)
涉案1.3亿!莆田警方侦破特大非法经营案,高学历嫌犯售涉外卫星设备
任免
陈龙贤任规划局局长,王世文任环保局局长
别让生命的小船说翻就翻!在莆田占用生命通道,按顶格扣分罚款!
守护莆田母亲河
荔城区清水进行不到半年,部分村庄互扯皮
本期编辑/张敏
值班主任/许爱琼
*本文由海峡都市报新莆田团队创作,版权归海都报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