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型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tslf/180423/6185626.html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孔子
所谓“不时不食”,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中国人自成一体的饮食哲学。在现代社会,我们有着各种先进的栽种培养技术,一年四季几乎都能吃到想要的美食,“不时不食”这种概念似乎也在悄然消亡瓦解。
尽管现在技术先进,不应季的食物仍然还是“仅有其形,而失其神”。正是四季天时为食材添上的这一缕神韵,才成就了令世代饕客奔走追寻的奇味。
春
竹笋——山林之间,独爱这一筍物
无竹令人俗,
无肉使人瘦,
若要不俗也不瘦,
餐餐笋煮肉。
笋是百分百中国原生的食材,中国人向来好吃笋也擅吃笋。当风筝飞上天的时候,太阳明晃晃照进来的时候,鼻子开始发痒的时候,便知道是春来了,又是一年吃笋的时候。
笋虽分春笋与冬笋,但是最美、最嫩还属春笋。春雨过后,水分充足,深土中的竹笋迅速伸出地面,细细长长,洁白莹润,纤维幼细,没有一点瑕疵,足让人产生怜惜之心。古人形容妇女手指之美常比拟春笋,“秋波浅浅银灯下,春笋纤纤玉镜前。”这个比喻一点也不夸张。
洁白的春笋用刀背拍扁切块,用油煸过后加酱油、糖焖熟即成。装在白瓷盘中,酱赤油浓,吃在嘴里爽脆香甜,就着温热的*酒,真是满口的鲜香——这是江南传统的油焖春笋做法。春笋至重要是鲜,新挖的春笋摘掉笋箨,不用水洗,炒菜煲汤晒干,怎么做都是独具一格的笋香四溢。
竹笋老鸭汤
腌笃鲜
笋之盛宴
清炒春笋
鸭肉春笋粥
香椿一口香椿,咬住最嫩的春光
“雨前香椿嫩如丝”,
谷雨前后,
是香椿芽最鲜嫩的季节。
香椿是椿树的嫩芽,带有一股特殊的气味,所以称之为香椿,当然不喜欢的人就觉得这是一种“臭味”。香椿的食用从汉代就开始了,往往是采春雨前刚发芽的香椿,其嫩无比,吃香椿就是吃“春香”。
用香椿做菜,最常见的就是香椿炒蛋与香椿拌豆腐,特别是福建的乡村。福建乡村的早餐基本是吃稀饭,而香椿拌豆腐无疑就是早晨送粥隽品。清晨起床,在院子顺手摘几束香椿嫩叶回来,切碎洒在一块豆腐上,淋点酱油,洒点糖,滴几滴香油,就是一道香椿拌豆腐,清爽又开胃。
香椿有着非常特殊的香味,喜爱它的人非常着迷,不喜欢的会皱着眉头退避三舍。但无论喜不喜欢,它都是一种个性十足的食材,而且你想吃时,街边巷角,村落庭院,随手一摘,简单而新鲜。
香椿白肉
香椿酱
椿之佳肴
香椿炸鱼
凉拌香椿
夏
冬瓜——消暑第一味
“剪剪*花秋后春,
霜皮露叶护长生。
生来笼统君休笑,
腹裹能容数百人。”
冬瓜,以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清甜的口感闻名,虽然它只是平凡且民间的一道菜,但它仍然成为很多人的心头好。
远离油水,不沾荤腥,冬瓜是成不了大菜的。红如琥珀,无非就是酱油烧冬瓜,但袁老先生恐怕有所不知,用酱油素烧冬瓜,冬瓜会发酸的。
夏天吃冬瓜,各种制法层出不穷。但在粤菜中,“冬瓜盅”,吃法极具创意和美感的同时也是不容错失的一种美味。作为一道有历史有文化的名菜,数十年前它还有一个正规的粤菜菜名——八宝冬瓜盅。
所谓八宝,是以火鸭丝、鸡粒、虾仁、珧柱、鹅肾、蟹肉、冬菇、扣鸭粒等8种食材,经慢火炖熟才上桌。因为有这“八宝”的鲜香醇厚,才令到瓜肉鲜美、汤水清甜。
冬瓜排骨汤
陈皮冬瓜老鸭汤
菌子——大山深处远道而来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
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汪曾祺
去过云南的人,一定难忘云南的菌子。
雨季一到,诸菌皆出,空气中一片菌子气味,云南人们又开始了他们一年一度的吃菌大会。
珍贵的松茸可以直接切片当刺身吃,鸡枞做成油鸡枞下饭下面最是合适,更家常的牛肝菌随便一炒就鲜掉眉毛……
云南的食用菌之多,像平菇这样人工种植的蘑菇,一般不拥有特殊姓名,大概率会被称作“人工菌”。见手青虽火,但其实对大多数云南人来说也只是众多野生菌中的一种,并不特别。
得益于云南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样的森林类型,再加上得天独厚的立体气候条件,当地人“靠山吃山”,已然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食菌生态链”。
当然,食用菌子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要认识到野生菌的美味就摩拳擦掌擅自去采摘烹调,最后落得“躺板板”的下场。
菌菇鸡汤
鸡枞油
菌子宴
鱼浆羊肚菌烩胡萝卜
炒奶浆菌
秋
桂花
——仲秋时节桂花香,可食可药可美妆
晨起入夜盼散寒祛湿
四时取其根,
春采果,可暖胃平肝;
秋折花,为化痰止咳;
桂花开时花气袭人,远能闻其清香,近可尝其馥郁。桂花的清香深受美食家们喜爱,嫦娥与月桂树的故事又为其增添了神秘色彩。
近来正值换季,秋色渐浓,凉风习习却干燥,人于秋风中极易上火。而桂花制成的美食能清热润燥,滋阴补虚,是各位养生人的“好伙伴”。
江南水乡爱将花入食谱,桂花糯米藕正是江浙一带的特色名吃。一口咬下去,软而糯,清香扑鼻,甜味弥留舌尖。桂、藕、糯米三者搭配,亦可起到补益气血、健脾养胃的作用。
全国各地由桂花制成的甜品也有很多,
如香甜可口桂花糕,既有糯米粉的松软,又可于糕粉深处嗅其花香。
又如桂花汤圆,于元宵时尝到远去的秋味,果真是“桂花留住了秋天”。
还有醇香的桂花酿,
绵甜而不辛辣,
抿一口清香长存。
对桂花香气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一试
*友情提示,不黑不吹:麦当劳的桂花甜筒不值一试,除了颜色可以说和桂花毫不相干。
蟹
“秋风起,蟹脚痒”秋天正是吃蟹的好时机。农历九月,雌蟹蟹*饱满,蟹肉最为鲜嫩,雄蟹则成熟稍晚,待到十月蟹膏才逐渐丰腴,蒸熟后膏体胶粘鲜美。懂蟹的人讲究“文吃”,于古代文人而言,食蟹是一种高雅的享受。以特制工具“蟹八件”拆蟹,蟹壳不留一点蟹肉,蟹钳甚至还可以拼成一只蝴蝶。
螃蟹种类繁多,其中最受青睐的还数大闸蟹。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具有“青背、白肚、金爪、*毛”的显著特征。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螃蟹最经典的吃法还数清蒸,“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螃蟹性寒,一酒一姜既能解腥散寒、调味和中,又可促进螃蟹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蟹*松沙,咬上一口脂香四溢。为了保存这份短暂而难得的蟹香,秃*油由此而生。
蟹肉口感嫩滑,饱满鲜甜。色香味俱全的香辣蟹也不失为一种吃蟹的绝佳选择。
其实,螃蟹还有一种绝妙做法,那就是:
比基尼海滩蟹*堡!(秘方咨询蟹老板哈)
冬
羊肉
俗话说:“冬令进补,三春打虎”,冬季要吃肉,尤其是红肉。羊肉性温,富含蛋白质且脂肪含量低,最适合冬日滋补。适当摄取羊肉不仅可以御寒暖胃,而且还能增加消化酶,保护胃壁和肠道,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很多人会因为羊肉气味望而却步,但其实只要处理得当,那一抹独特的气味也是可爱又迷人。
无论是热气腾腾的火锅还是令人欲罢不能的烧烤,羊肉都是灵*一般的存在。
羊蝎子
—
烤羊肉串
涮羊肉
烤羊肉
清汤炖羊肉
白萝卜
白萝卜种植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食疗佳品。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水分,无论生吃熟食都有利于润肺生津,健胃消食。“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在秋冬的这个最佳的时间生吃白萝卜还可以增强免疫力,预防呼吸道疾病。
白萝卜炖汤软烂鲜香,与羊肉可谓绝配。二者相辅相成,既能驱寒暖身又可化解油腻,减少肠胃负担。
羊肉萝卜汤
腌萝卜
腊味
古时为了较好保存肉类食品,人们把肉经盐或酱料腌渍后烘干,这种独特的处理方式称作“腊”。腊肉的制作往往在冬季进行,此时天气寒冷干燥,肉类不易变质,因此,农历十二月也被称作“腊月”。腌制好的腊肉皮色泽金*,肥肉香而不腻,瘦肉细而不柴,是年夜饭上不可或缺的熏香。
不同地区制作出的腊味口味也不尽相同。湖南腊肉熏味浓郁,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美誉。
广式腊肠煲仔饭
川式香肠
湖南腊肉
—
四季更替,适时而食,不时不食。
时节盎跃于唇齿之间,
生活也流转在四时之中。
在餐桌上感知四季,
也在食物中传递温情。
是食物,是时令,
更是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与钟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字:王琦马忆遥
编辑:李仪
责任编辑:倪婉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