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s://www.zghy.org.cn/item/455360344477323264如涵退市、泡泡玛特风光不再,那些曾经的“第一股”,现在都怎么样了?
来源:聪明投资者(id:Capital-nature)作者:慧羊羊
5月12日,被称为“辣条第一股”的卫龙向港交所提交了IPO申请书,又一家公司被广大吃货们吃上市。
5月17日,被称为中国“功能饮料第一股”的东鹏饮料()正式申购。
历史上,资本市场曾有过很多“第一股”。
这些第一股上市的时候,有的曾被很多人追捧,有的也曾有过股价的飙涨,像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上市后拉出13个涨停。
但最后,这些企业里面,有些短暂上涨后便一蹶不振,有些被后来者超越,当然,还有一部分,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甚至成长为行业数一数二的公司。
那些昔日的上市“第一股”,现在都怎么样了?
01
“功能饮料”第一股:东鹏饮料
5月17日,被称为中国“功能饮料第一股”的东鹏饮料(.SH)正式开启申购。发行股份数量为万股,发行价格为46.27元/股,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为18.51亿元。
说起功能型饮料,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红牛。
实际上,东鹏饮料也正是靠模仿红牛起家的。
这家公司最早于年在深圳创立,最初只是一家国营饮料厂,光生产凉茶、水饮料,对功能性饮料一窍不通。
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红牛来到了中国;一时间“渴了喝红牛,困了累了更要喝红牛”的广告语红遍了中国。
面对外部竞争,年东鹏饮料一度要关门大吉,但当时正逢国家*策允许国有资本退出一般竞争性行业,担任销售总经理的林木勤选择接手。
林木勤曾是华彬红牛代工厂的厂长。
对于这一生产链上的环节烂熟于心,在完成改制后,他决定聚焦功能性饮料市场,瞄准红牛的战略,从产品配方、包装配色以及广告语上向其靠拢。
“年轻就要醒着拼!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就是由此而来。
有资料显示,目前东鹏特饮在中国能量饮料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仅次于红牛。
有人认为,一旦东鹏饮料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将借助资本力量迅速壮大,有可能在未来对红牛形成威胁。
但市场对其质疑声也有,有人质疑东鹏饮料的收入、利润都存在很大的水分,疑似财务造假,并联合经销商尤其是持股经销商囤货、压货。
另外,东鹏饮料还被指存在产品结构单一、销售区域高度集中的风险。
年到年,旗下产品东鹏特饮的营收比例均超过90%,广东区域销售收入占比均超过60%。
今年1月21日,证监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