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参红祛瘀散结胶囊的方剂组成:
参红祛瘀散结胶囊是经过几代中医药学专家从古代经典方剂中筛选出来,根据中医理论、结合近现代对中药抗癌作用的研究形成的方剂,并通过大量临床治疗观察逐步完善,精心研制的纯中草药制剂。
参红祛瘀散结胶囊其药物组成为:人参、红花、*芪、*参、当归、鸡血藤、延胡索(醋制)、木香、枸杞子、龙眼肉、酸枣仁、白术、海藻、昆布、*连、天花粉等。
其方剂中包含了归脾汤、四君子汤、当归补血汤、海藻溃坚丸等古代名方的主要成分。
归脾汤出自《正体类要》,其药物组成有:白术、人参、*芪、当归、甘草、茯苓、远志、酸枣仁、木香、龙眼肉、生姜、大枣。归脾汤中还包括了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补血汤(*芪、当归)。
1、四君子汤
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出自《和剂局方》,是中医古代名方,有“天下补气第一名方”之美称。具有益气补中、健脾益胃的功效。现代研究证明四君子汤具有强心镇静、抗癌降糖、增强免疫力、抗疲劳、恢复体力、增强男女性机能作用。
2、当归补血汤
由*芪、当归组成,*芪和当归的量比率是5比1,为金元时代李东垣所创造的益气补血方剂,出自其所著的《内外伤辨惑论》。具有补气生血的功效。主治血虚阳气不足而至虚阳外越的虚热证候(肌热面红,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方中重用*芪,其用量五倍于当归,用意有二:一是滋阴补血固里不及,阳气外亡,故重用*芪补气而专固肌表;一是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故用*芪大补脾肺之气,以资化源,使气旺血生。配以少量当归养血和营,则浮阳秘敛,阳生阴长,气旺血生,虚热自退。
吴昆在《医方考》卷3说:“血实则身凉,血虚则身热。或以饥困劳役,虚其阴血,则阳独治,故令肌热、目赤、面红、烦渴引饮。此证纯象伤寒白虎汤之证,但脉大而虚,非大而长,为可辨尔。《内经》所谓脉虚血虚是也。当归味厚,为阴中之阴,故能养血;而*芪则味甘补气者也,今*芪多于当归数倍,而曰补血汤者,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故也。《内经》曰:‘阳生阴长’,是之谓尔。”
3、归脾汤中包括了四君子汤和当归补血汤的组成,当然也有这两方的功效。归脾汤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主治心脾气血两虚之证。方中以参、耆、术、甘草温补气健脾;当归、龙眼肉补血养心,酸枣仁、茯苓、远志宁心安神;更以木香理气醒脾,以防补益气血药腻滞碍胃。组合成方,心脾兼顾,气血双补。
明末清初医学家汪昂的《医方集解.补养之剂》中对归脾汤的总结:“此手少阴、足太阴药也。血不归脾则妄行,参、术、*芪、甘草之甘温,所以补脾;茯神、远志、枣仁、龙眼之甘温酸苦,所以补心,心者,脾之母也。当归滋阴而养血,木香行气而舒脾,既以行血中之滞,又以助参、芪而补气。气壮则能摄血,血自归经,而诸症悉除矣。”
4、海藻溃坚丸
明代孙一奎撰写的《赤水玄珠》卷十五:海藻溃坚丸,其处物组成:海藻、昆布、川楝肉、吴茱萸(汤泡)、木香、青皮、小茴、荔枝核(炒)、玄胡索(炒)、肉桂、海带、橘核(炒)、桃仁(麸炒,去皮尖)、木通。海藻溃坚丸是用来治疗肿瘤很有效的一首方剂。
而海藻溃坚丸中的海藻、昆布、木香、玄胡索、就是参红祛瘀散结胶囊的组成成分。其中的海藻、昆布就具有软坚散结,消痰,利水功效。是海藻溃坚丸的主要药物,玄胡索具有行气止痛活血的作用。
综上可知参红祛瘀散结胶囊药物主成是包含了归脾汤(四君子汤、当归补血汤)、海藻溃坚丸部分成分,同时配伍了具有明显抗癌作用的天花粉、清热解*抗癌的*连,还有补益肝肾的枸杞,以及加强了活血化瘀的鸡血藤、红花等。具有行气扶阳、活血、祛瘀止痛、清热解*、软坚散结之功效,适用于气滞阳虚血瘀证及治疗各种肿瘤及肿瘤复发转移。
二、行气扶阳是治疗肿瘤和肿瘤防复发转移的主要方法:
行气就是使人体的正气功能运行正常。包括了使正气充足、使正气正常运行通畅无阻滞。扶阳就是扶助阳气的生成以达到正常。
(一)气是生命的本原,气的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和根基:
《*帝内经?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抱朴子内篇》:“善行气者,内以养身,外以却病恶。”《摄生纂录·调气》称“人在气中,气聚即生,气亡则死”。我们说气之升降出入的枢纽为“气机”,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正常,“气机调畅”,气的化生正常,此时机体通过内外出入的交换运动推动体内的升降代谢,人体处于有序的状态,表现为脏腑经络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的正常、谐调。若“气机失调”,人体将导致病变,如《景岳全书》所谓:“盖气有不调之处,即病本所在之处也。”
(二)中医的重阳学说:
中医认为,疾病的产生是阴阳失调所致,而更加注重阳气的作用。《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精所降其人夭”,“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橇陷脉为屡,留连肉膝,俞气化薄,传为善畏,乃惊骇营气不从,逆于肉里,乃生痈肿”。由此可知,对人体来说,阴阳的关系不是对等的,阳气是主要的,阳主阴从。阳气在外具有固表抗邪的能力,在内具有维持气血脏腑活动的重要作用。若阳气亏虚,则可导致机体卫外不固,或气血脏腑功能活动失常,易致肿瘤发生。
(三)阳化气,阴成形,积聚,阴实的理论:
《*帝内经》中有这样一个观点:“阳化气,阴成形”。明代著名的医家张景岳认为:“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
因此,这里阳和阴是指物质的动与静、气化与凝聚、分化与合成等的相对运动,进而说明物质和能量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作用。
中医认为,生命就是生物体的气化运动,气化运动的本质就是化气与成形。人体的正气是无形的,属阳;精血津液为有形的,属阴。
由精血津液转化为气,要依靠阳的气化作用;由气转化为精血津液,离不开阴的成形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自然界万物的生生化化,人体生理活动过程中的新陈代谢,都可以概括成“阳化气,阴成形”。
从人体病理来说,凡是成形的疾病,一定是阴性的。肿瘤就是明显的阴性病。
首先,只有三阴体质的人才可能会生肿瘤,三阴体质的最明显特征是阳气的不足,对阴邪已经不能形成有效的抵抗。因此,邪气深入三阴,于体内阳气最虚弱之处成形,发为肿块。
从生物学角度来说,细胞分化、凋亡相关于细胞执行功能,属于“阳化气”,而细胞增殖相关于细胞数量、形体增长,属于“阴成形”,而发育异常、增殖失控、分化障碍以及凋亡阻遏就是肿瘤、白血病的基本生物学特征。由此可以推出:肿瘤的本质是阳气不足、阴寒积聚。
在《素问·举痛论篇》言:“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涩)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疾。”已经明确表示“因寒而成积”。
(四)治疗肿瘤及防复发转移以行气扶阳为本结合活血祛瘀散结清热等治疗方法,合乎肿瘤“阴成形”的病机,疗效更好:
肿瘤就是“阴成形”,其临床表现虽然复杂多样,但源于命门火衰,本属寒痰凝结、气滞血瘀。治本之道当行气扶阳为本结合活血散结祛瘀清热等。
阳气失于敷布,阴寒得以凝聚是肿瘤的基本病因病机。张景岳总结寒的成因说:“或因禀受,可因丧败,以致阳气不足,多见寒从中生。”人体的津液精血靠阳气的推动才能运行,寒湿伤阳则津液精血的运行缓慢甚至停滞,易于形成瘀血、痰湿、食积等有形之邪。有形之邪又会阻碍气机,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肿瘤患者除肿瘤本身表现出的诸多症状以外,多数表现为口不渴,或渴不欲饮,或喜热饮,手足厥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舌色淡或暗紫,舌体胖大,苔白腻而润,脉沉细或紧硬等一派阳虚阴盛之象。
有的肿瘤患者有口渴烦热、恶热、喜凉饮食、持续高热或低热不退等现象,此为假热或标热,不能把它作为辨证用药的唯一证据而恣用寒凉。这种假热源于真寒,寒主收引,阻遏气机,气机升降出入受阻,郁而化热。此时再用寒药清热,无异雪上加霜,则犯虚虚实实之戒。
从历代医家制定和喜用的治瘤方药亦可窥知他们对肿瘤阳虚、寒积致病的认知。如《重订严氏济生方》中温阳益气、涩肠止血,善治肠道肿瘤的断红丸,即用鹿茸、附子、*芪、阿胶、当归、侧柏叶、续断、白矾。
《世医得效方》中养脾消积治胃部肿瘤的千金养脾丸,药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木香、丁香、白扁豆、砂仁、薏苡仁、益智仁、藿香、红豆肉豆范、干姜、高良姜、小茵香、三棱、苍术、神曲、麦芽、陈皮、积壳、桔梗。
《临证指南医案。积聚》亦说:“著而不移,是为阴邪聚络,大旨以辛温入血络治,盖阴主静,不移主静之根,所以为阴也,可容不移之阴邪者,自必无阳……必藉体阴用阳之品,方能入阴出阳,以施其辛散温通之力也”。“夫症者,征也血食凝阻,有形可征,一定而不移……治之之法,即从诸经,再究气血之偏性,气虚则补中以行气,气滞则开郁以宣通,血衰则养营以通络,血癖则入络以攻痹,以治症瘾之大略古方甚多,而葱白丸、乌鸡煎方,尤为神效……”。
《医宗必读》在中医治癌方面贡献之大,远为其他著作所不及李中梓治疗肿瘤亦最擅长用温药。首创“阴阳攻积丸”治疗各种肿瘤,自谓不论阴阳皆效药用吴茱萸、干姜、肉桂、川乌、*连、半夏、橘红、获菩、槟榔、厚朴、积实、石富蒲、延胡索、人参、沉香、琥珀、桔梗、巴豆霜、皂角,融理气、温散、化痰、散结、通下为一炉,配伍精湛,为后世所常用。
今人喻全渝氏总结了70例肺癌中用温法之50例,有效率百分之六十二,高于非温化组的百分之三十五。因此,扶阳法是古今医家治疗肿瘤的基本治法之一。
三、参红祛瘀散结胶囊方药组成功效是行气扶阳治疗肿瘤及防复发转移理论的很好体现:
从参红祛瘀散结胶囊的方剂组成功效分析,其方剂中包含了归脾汤、四君子汤、当归补血汤、海藻溃坚丸等古代名方的主要成分,其大部大部分药物组成就具有行气扶阳的功效。其中组归脾汤(四君子汤、当归补血汤)就是很好的行气扶阳方剂,其原方归纳的配伍特点就是“一是心脾同治,重点在脾,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方名归脾,意在于此;二是气血并补,但重在行气补气,意即气为血之帅,气旺血自生,血足则心有所养;三是补气养血药中佐以木香理气醒脾,补而不滞”。故张璐说:“此方滋养心脾,鼓动少火,妙以木香调畅诸气。世以木香性燥不用,服之多致痞闷,或泄泻,减食者,以其纯阴无阳,不能输化药力故耳。”其所说的就是“行气”,中医认为气亦是阳,因此气的充足和正常运行也就是阳的恢复和运行。而这些行气的药诸如人参、*芪、*参、白术、木香等本身就是阳性的药,除了能行气也能够扶阳。而龙眼肉等就扶阳为主。此外参红祛瘀散结胶囊方药还结合了海藻溃坚丸部分成分,同时配伍了具有明显抗癌作用的天花粉、清热解*抗癌的*连,还有补益肝肾的枸杞,以及加强了活血化瘀的鸡血藤、红花等。参红祛瘀散结胶囊具有行气扶阳、祛瘀散结、清热解*等功效。因此能够运用在肿瘤和肿瘤防复发转移治疗上,并取得显著疗效。
长按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