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年间,年关将至,为保障广大老百姓有豆腐吃、吃得起豆腐、吃到美味的豆腐,泰安县衙传令:辖区各豆腐坊务必在大年三十,哦,不,提前一天,大年二十九之前供应一万斤豆腐,注意,是每家豆腐坊供应一万斤。
一时,千家万户豆去仓空,豆腐坊的掌柜们喜忧参半,喜的是这一大单生意又可以赚点碎银两,忧的是大豆库存不足啊。
城北上官村豆腐坊的情况略微好些,掌柜独文人脉广,发动亲朋好友,不惜得罪同行,去邻村高价抢购*豆。没办法,在同行和官府之间做选择,得罪同行的代价是有限的,得罪官府的后果是灭顶的。
加急收购加库存,勉强凑了两千斤,独掌柜看着这些良莠不齐的*豆,忧心忡忡,——用最熟练的大师傅也只能做出八千斤的豆腐,眼瞅着腊月二十五了。
没有退路,只能撸起袖子,干。
独掌柜给豆腐坊的伙计们下了死命令:你我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要想尽一切办法,务必在腊月二十八晚上十二点之前产出一万斤豆腐,否则,这豆腐坊关门了,你们也就失业了,你们的孩子没钱上学,老婆也存在跑的可能......
马不停蹄,伙计们一边泡*豆一边倒排计划:第一批*豆浸泡八小时,不,六小时,磨粉三小时,不,两个半小时,过滤......煮豆花......点豆腐......成型,第二批……第三批……,按时完成。
*豆不够咋办,大过年的,去哪找货源,没办法也得想办法,想想自己,想想孩子,想想如弦在即的老婆,伙计们另辟蹊径:把豆腐渣置于石磨中,细细的研磨......
加班加点,连明达昼夜,独掌柜的豆腐坊干的热火朝天。
腊月二十六,正当伙计们用石膏点豆腐时顺手把研磨好的豆腐渣掺进去的时候,衙门的巡检司来人了,一看,这还了得,一顿臭骂,罚了二十斤豆腐走人。
为了完成任务,这几天豆腐坊都不敢对外销售,独掌柜自己都不舍得吃,一气之下,把伙计们一顿臭骂,伙计们手一抖,又把二十五斤豆腐渣“不小心”抖进了锅里。
……
腊月二十九如期而至,全县的豆腐坊掌柜齐聚菜市场,县令邀请了州知府,举办了盛大的豆腐开市仪式,知府大人对县令保障民生的举措赞赏有加,当场表示,要向朝廷举荐该县令。
开市仪式还有一项重要的比选活动,上官村豆腐坊的豆腐因为色泽均匀、豆味浓郁,被评选为“金牌豆腐王”。
临行时,县令亲自到独掌柜的豆腐摊,用上好的绸缎包了五十斤豆腐,托州知府的管家带回去,另包了二十斤送于管家。
二十九的夜,千家万户终于吃到了期盼已久的豆腐,州府的晚宴也是简单如平常,山珍海味之间,大厨上了一道知府大人最爱吃的“小葱拌豆腐"。
就看知府大人的筷尖照着盘心那么一挑,一块豆腐进了口,细尝,不对,原本清香细嫩的豆腐今天怎么变了味。金口一吐,再看这豆腐,哪是往日的模样,这豆腐皮下遍布细细的颗粒,口感渣而涩,知府大人淡淡的说了一句“不好吃”。
大年三十,州府发文,全州通报泰安县豆腐质量问题,要求各县衙举一反三,彻查食品行业以次充好、掺假售假的问题......
泰安县痛定思痛,严厉自查,关停上官村豆腐坊,严禁独掌柜和他的伙计们从事豆腐行业,其他豆腐坊停业整顿,巡检司司长扣罚一月俸禄……。另发*令:为提高全县的*豆产量,各乡村务必开荒种豆,克服四季分明的气候,一年三茬,力争在下一年度将本县的*豆产量提升十倍......
一个月之后,上官村开了一家豆皮作坊,老板娘是独文的媳妇。
木龙,一个搞工程的半文艺青年,闲来玩玩文字,如得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