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31207/4304133.html作为一枚还算资深的洛阳人,
常被人问及洛阳的哪些汤馆喝着过瘾?
被问得多了也就想得多,
思来想去许久才发现,
那必须是“臭臭的”杂肝汤才是洛阳汤馆最原始的味道,
在一个个饥肠辘辘的早晨,
骑车推门走进人声鼎沸的老汤馆里,
来上一碗热腾腾的杂肝汤,
那感觉不言而喻.
.....
位于老城的这家杂肝汤可算是“臭名昭著”,还未进汤馆就问到了那种特有的臭味,但无数食客趋之若鹜的来喝这种“臭汤”。
“能喝我们家汤的都是老喝家儿了”。汤店老板杨灿*告诉我说。“牛肉杂肝汤在洛阳人的口中常叫臭杂肝,洛阳人爱喝汤这是很早以前就留下来的传统,南关的汤也最为著名。”
杨师傅说,老洛阳的汤是用整头牛的骨头和牛肉熬制。不知什么时候有人把剩下的“牛下水”一锅熬煮了,牛肉杂肝汤就诞生了。汤闻起来是臭的,是它显著的特点,也是杂肝汤最奇特的味道。
“杂肝汤的臭可不是东西发酵的那种臭,如果是东西坏了,还能让人吃吗?杂肝汤的臭来自于牛的脏气。”杨灿*说,杂肝汤轻轻淡淡的臭味越来越让我感到神秘,这种臭到底来源于哪里?
带着好奇的心里,跟随杨师傅来到后厨,发现杂肝汤是由大肠、小肠、肝子、散带、大肠头、百叶、牛腰、牛眼、牛脸等是十几种牛杂碎制成。汤的臭并不是由牛的五脏六腑经过发酵而来,这种臭原来在于熬汤的时候,“牛下水”自然产生的“脏气”。
杨师傅家的汤店,称得上是老店了,98年的时候,他跟随母亲一起开汤馆,说起自己的创业史,杨师傅总有说不完的话。
杨师傅说自己与汤的结缘要感谢母亲吴雪花,母亲原是老城南大街“朝阳饭店”的工人,后来饭店倒闭了,就想着自己单干。年轻时候的杨师傅也是什么都做,可一直没有找到一个最为可靠的事业,于是,26岁的他在母亲的带领下卖起了汤。杨师傅说自己汤店的配方源自于母亲多年在朝阳饭店的工作经验。
卖汤20年,早起已经成为了他们家的习惯,最早杨师傅的大姐、二姐都在店里帮忙,母亲管账。现在只有杨师傅和妻子在店里忙活。最早的汤馆在七中大庙,后来搬到洛八办,再换到柳林街口,到如今的杏坛路,杨师傅感慨道,物价房租都在上涨,他不得不搬到现在这个稍微偏僻点的地方。尽管几度搬迁,这种“臭汤”仍旧有不少粉丝不离不弃。
妻子张新芳跟随杨师傅几十年,她负责在后厨盛汤,杨师傅负责卖票,炎炎夏日,后厨温度高达40多度,张新芳说自己已经适应了这种温度。
用肉汤煮熟的老豆腐汤客们也喜欢吃,小火慢炖让豆腐吃起来香嫩可口,不少人都会选择在杂肝汤中放上一块豆腐。
虽然地方换了,食客们对杂肝汤的热情却为减退。上午十点多,汤馆还不断地有人进来。专门从大老远赶来喝汤的一家三口对我说,孩子考完试吵着要喝“臭杂肝”。杨师傅营业到一点多就休息了,下午他和妻子还需要准备第二天的食材。
每天一碗汤也是杨师傅的习惯,“喝别人家的我不放心。”盛上一碗汤,略微的臭味儿中,似乎还带着香,放上汤馆特制的调料和辣椒的,咸香辣中还有一种鲜味。泡上门口卖的油旋馍,那味道一个字“爽”!
杨师傅说自家的汤还是有名的醒酒汤,在头一天晚上喝酒的人,第二天早上来上一碗,解酒、醒神又饱腹,臭杂肝似乎有一种特有的魅力,让你闻起来你想避而远之,但是喝一口就忘不了,也许这就是杂肝汤圈粉无数的的魅力所在。
作为一个洛阳人,
你是否有几个珍藏的汤馆子,
在天刚蒙蒙亮的早上可以尽情吃肉,
和伙计们光着膀子吹牛逼?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心中的老汤馆。
商家信息
店名:南关牛肉杂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