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患者的就医误区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c2nm4v1.html“独一味”又被称为大巴、打布巴等,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地区,在生活中也有将独一味全草入药的,主要功效是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气滞闪腰等问题。如今藏族群众靠着“独一味”草药,走向了不一样的致富之路。
甘肃省玛曲县阿万仓乡的村民西加木也是采药人之一。每年9月份,天还没亮他就带着箩筐出了家门。“独一味”采摘的黄金期快要结束,他得抓紧这最后几天,争取多采些草药。
西加木家所在的三江源地区海拔较高,村民多以放牧为生。如何拓宽增收渠道,成为牧民脱贫路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医院药剂科在进村扶贫中发现,草药“独一味”在当地分布广泛,但受限于作坊式生产,推广应用还远远不够,潜在的经济价值没能得到发掘。为此,药剂科主任贾正平带领研究团队赶赴甘南高原,为“独一味”的现代化制药生产扫清了障碍,让“独一味”成为了牧民脱贫致富的“金钥匙”。借助“独一味”,许多村民腰包变鼓了。
数年前,家住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珍秦镇克通牧委会的德琴发现,野外生长的“独一味”变得越来越少。“脱贫致富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总医院医护人员多次进驻牧区,探寻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在医护人员帮助下,克通牧委会的牧民很快掌握了这种全新的采药方式。这几年,德琴家“独一味”的收获量年年增加,同株多年多采,采摘地点相对固定,德琴再也不用漫山遍野找“独一味”了。
随着“独一味”产量的增加,贾正平带领团队深入甘南、藏北、川西等地,进村入户讲解合作经营的好处,推举有采摘经验的牧民牵头,成立“独一味”专业合作社。医护人员一面利用巡诊时机,走进牧民家庭传授网络使用方法;一面与甘肃玛曲、青海玉树等主产区的地方政府合作,在各地设立“独一味”收购站,拓宽销路。
扎多县的次仁旺堆是位孤老,只能干些简单的农活。年的一天,医护人员来到他家,教他识别和采摘“独一味”的方法,还联系收购站每年夏天定期上门收购。旺堆一个夏天就能收入数千元。
如今,“独一味”变成了村民们的“致富草”,走向了不一样的致富之路。
本文来自生意我最行,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